民勤街電信小區白天正常供水了
“我們盼望五年的自來水終于來了!”這是家住民勤街1-25號電信小區七八樓用水困難的36戶居民的心聲。因小區二次供水壓力不足,導致高層住戶家中“白天無水、半夜接水”的情況長達5年之久。今年,自蘭州市開展“轉變作風,改善環境”的活動開展以來,市政府信訪室在接到居民反映后高度重視,經過市政府、街道、社區及主管單位多方協商努力,6月5日電信小區終于恢復正常用水,全小區居民為此拍手叫好點贊。蘭州晚報記者李莉文/圖
居民可以正常用水
“現在再不用半夜起來接水了……”6月5日,記者前往電信小區8樓薛先生家中,他正高興地洗菜做飯,愛人忙著清洗床單衣物。記者看到他家餐廳靠墻處放著5大桶已經接好的水,在洗手間浴池里還存放著用過的臟水,洗衣機正轟隆地工作。回想起這5年里不能正常用水的日子薛先生說,“每天都是等到半夜12點以后才能接水,清洗白天積攢的碗筷和衣服,因為水壓不足洗衣機5年沒有使用過,我們每天凌晨2點以后才能睡覺。”因不能正常用水,小區里很多高層住戶已經搬遷。
民勤街17號住戶劉家泉老人今年已經76歲,談到渴盼已久的自來水終于通了,她的心情無比感慨和激動:“過去沒有水,我們過著‘上甘嶺’的生活,家里的天然氣熱水器被燒壞一個。現在水終于來了,我們這些歲數大的老人不用半夜起來折騰了,由衷地感激這次為我們居民解決問題的政府和單位。”劉老太向記者演示,不管是打開天然氣熱水器,還是太陽能熱水器,或是洗手間的水龍頭,均能正常出水。
相關單位齊心協力一月內解決
過去5年,民勤街電信小區高層“無水吃”的情況,居民多次向街道、社區及主管單位反映,因多種原因制約最終無功而返。今年,自蘭州市開展“轉變作風,改善發展環境”的活動開展以來,市政府信訪室在接到居民反映后高度重視。在落實情況后,廣武門街道下發文件,與民勤街社區共同出面,就電信小區“吃水難”問題多次和市電信分公司協商并提出方案,東城壕供熱站出面幫助小區施工安裝。終于,過去1800余天漫長的白天無水吃問題,在短短20天里解決了。
據民勤街社區書記兼主任王晶介紹,負責該樓院小區的兩任樓院長就“吃水難”問題多次與市電信分公司溝通,但因資金不到位等原因無法解決。王晶說:“現負責該小區的樓院長魏萬霞自2016年接管后,把居民‘吃水難’問題當做大事來抓,這次市電信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到廣武門街道的文件后也很重視,和街道、社區齊心協力,解決了此問題。”
東城壕供熱站主要負責該小區冬季供暖,得知他們白天無水吃的情況后,很熱心幫助小區施工安裝。該站站長張文興說,小區多年沒有水,家委會希望供熱站來幫助解決問題,考慮到住高層的多是年齡較大的老人,供熱站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,希望能盡快解決。“各相關單位領導為解決該問題也很著急,在方案確定后,工人們加班加點施工,最終將問題圓滿解決。”張文興說。
民勤街1-25號居民供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,這不僅體現了新時代各級政府部門為民辦事的效率,也展現了政府部門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工作作風的徹底轉變。這里的居民由衷感謝道:“人民政府為人民,新時代下新作為的好街道,為群眾辦實事的好社區!”